亲爱的用户您尚未登录,还不赶紧
最新文章 +More
音视频 +More
资讯动态 +More

信仰与学术特辑(十)

随着疫情的解封,线下实体聚会开始恢复到常态化。实体聚会的恢复,也意味着线上聚会的减少。“信仰与学术”平台为了能够继续服侍各地读者,除了不定时开展线上讲座,也将讲座的内容整理成文稿,期待可以使更多人获益。本期特刊所涵盖的内容依旧丰富,可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敬请关注。
  • 《福音与当代中国》杂志总第21期现已出刊!

    《福音与当代中国》杂志总第20期现已出刊,诚邀您与我们共同踏上精彩的信仰之旅,让我们怀着谦卑和敬畏之心,寻求上帝奇妙美好的旨意。
  • “走进提摩太·凯勒”线上论坛举行 探讨福音、文化与公共神学

    作为美国知名的牧师、神学家和作家,以及纽约救赎主长老教会的创始人之一,提摩太·凯勒对于福音的坚守、对于文化的态度、对于处境的理解、对于公共神学的构建,都时常被讨论和思考。为了纪念并深入了解凯勒的神学思想,公共神学协会筹委会于6月10日举办了“走进提摩太·凯勒”线上论坛,上半场探讨“福音、文化与公共神学”,座谈嘉宾主要有董家骅、戴永富、陆尊恩和江慕理等。
访谈录 +More

美国宗教学者德诗婷访谈:研究中国基督教的多样性

China Christian Daily就中国基督教的多元研究、相关新兴学术领域以及基督教中国化等问题,对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系/文化宗教研究助理教授、中国基督宗教研究学会(CCSG)主任德诗婷(Naomi Thurston,娜奥米·瑟斯顿)进行了专访。在这次独家访谈中,她呼吁来自不同国家的基督徒更多关注亚洲神学家,因为他们在神学院的课程中地位往往不高,同时也鼓励他们展开更多的交流对话。

印度公共神学的发展与现状——采访布妮·雅各布博士

印度基督教,对于中国基督徒来说是遥远又陌生的。印度基督教占人口比重很低(2.3%),但是印度基督教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在最近几十年间,印度基督教积极回应印度社会的问题和处境,对很多神学问题作出了自己的思考。鉴于此,我们采访了印度女性神学学者雅各布博士,请她谈了印度公共神学的发展与现状。这是一场公开的在线访谈,有近百位对此问题感兴趣的基督徒参加。

专访教会史教授李榭熙:中国教会应为昔日成就感到骄傲,并借鉴旧时外国宣教士的经验

李榭熙教授(Professor Joseph T. H. Lee)对历史非常痴迷。他原籍香港,现居于美国。受基督教家传的影响,李榭熙教授开始对中国基督教历史产生兴趣。在搜集有关集体暴力(collective violence)如何影响华南地区传教活动的资料时,这位教会历史学教授开启了他的知识探索之旅,并查考基督教如何在中国扎根并在跨国背景下找到其表达方式。同时,尤其在后疫情时代(post-COVID era),他促请中国教会作为全球基督教团契(global Christian fellowship)的一部分,将其从历史中学习到的经验运用于今日国内外所面临的挑战中。
关键词
分类 +More
阅读排行
  • 今日中国,有多少变了味的基督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督教发展迅猛,有人估计目前中国的基督徒有一个亿,也有人说是8000万,也有保守估计的,说有3000万,其实不管有多少,数量不是问题,质量才是生命线。......
  • 《圣经》和《古兰经》中的先知

    “先知”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所构成的三大一神教系统的核心概念之一。本文通过对三大一神教先知观的比较,以及对《圣经》、《古兰经》中相对应的先知的介绍,初步探讨了三大一神教先知观的联系与区别。......
  • 韩国来华膜拜团体新天地教会在沪传播研究:2002-2018

    发源于韩国的膜拜团体“新天地”目前在全球发展迅猛,已遍及包括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在内的75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该膜拜团体的各支派自上世纪90年代零星传入我国境内以后,发展成规模的地区分会已超过251个,其中中国大陆的安德烈支派和雅各支派下属省市区县的“新天地”分会总数已超过100个,占到了40%,所控制的人员数量已超过5万,包括各级骨干、所谓圣徒、洗脑班受害群众等。......
  • 华人基督徒离教原因分析

    本文收集了65位基督徒发布在ex-Christian.hk网站上的离教见证文本, 并对文本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基督徒离教原因可分为四类:教会等级制森严与纪律严苛;个体自由与选择受限;对旧约中的上帝和基督教教义的疑惑;以及对教会团契人际环境的不满。......
  • 倪柝声思想的特点和贡献

    以过学界对倪柝声的思想和地方教会有不同角度的研究,但缺少完整系统的梳理,笔者通过比较和分析倪柝声的著述及地方教会的教牧模式,总结并挖掘出倪柝声思想的特点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