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员:马凯文
说到完全的救赎——可能会引起大家的误解——是否意味着有不完全的救赎这种相反的说法呢?在此我要解释,这里说到的完全不是对应着“空”、“不完全”,而是指着圣经里的目标、目的说的。完全的救赎不是指一个事件、一个点,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从空到满,从无到有,这个过程,才是指着完全。因此,“完全”这个词一方面是指程度,另一方面又是时间性的。
在你的心目中,完全的救赎是什么样的(指什么)?有人说是在一个人离世前获得去天堂的门票;有人说是免去地狱的烈火;有人说罪被赦免,得到赦免之恩;还有人说意味着因赦免而得自由或随心所欲。这些来表达救赎的视角非常有限,本身并不完全。救赎绝不是简单的死后灵魂上天堂。救赎概念包含着非常多的特点而我们倾向于强调其中的一点而忽略其他的重要部分。今天我要引荐的一个观点是:救赎是上帝重建人身上的神的形象。
我们常将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或一个整体)分解为几部分去分析,比如一辆车,内外部构造零件有轮胎、车架、马达等等,但是我们不能说光有轮胎、车架、马达其一就是一辆车,只有这些内外部构造零件整合起来成为一体,才能称为车。而且,被称为车的这个整全的物件,它的意义和价值完全大过任何一个零部件。
同理,救赎包含认罪、悔改、称义、重生、被称为后嗣、成圣这六个方面,但没有一个单一的方面可以穷尽救赎这个词汇的完全性。救赎绝对不只是死后灵魂上天堂、罪得赦免这么简单,而是上帝在我们里面形象的重建。这样一个神圣形象的更新重建,就要求我们把这六个方面都整合起来。
当我们亲近上帝靠近上帝时,我们就能反映祂的形象样式,但我们远离祂时,这个反映就微弱很多。当始祖最初被造时,人类与神靠近,亚当能在伊甸园与神一同行走,人里面神的形象被很好的表现出来。但人类犯罪悖逆神,当他破坏这种秩序时,就失去了这份亲近,被逐出了伊甸园。他与神远离了,所以就不能很好的反映神的形象。我们也如同始祖一样,里面有神的形象,但因始祖的罪,我们里面的形象也一同遭到破坏,模糊不清。
有什么方法能使我们回到神起初所造的那个形象呢?救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条通道,让我们迈向完全的恢复。初期教会称自己是道路的子民,是跟随那道的人。希伯来书1:1-2,约翰福音14:6都说明了唯有耶稣是那个救赎,那条道路。当我们被引回上帝,恢复亲近,那我们里面的神的形象就越来越清晰准确。耶稣带来人与神的和谐,祂使神能够与人和解,使我们可以正确的反映神的形象。因此,与神亲近是目标,耶稣是途径,而救赎是做法。
问答环节
问:您对救赎的解释很像东正教的说法
问:salvation , deliverance and redemption有什么区别吗?
答:救赎既包含结果(被释放、被解救),也意味着救赎的方法(代价)是上帝透过耶稣将我们赎买出来。
问:您说耶稣基督是信靠主的道路与方法,那么怎么把这样的理念,用某种可操作性的方式或方法运用在信仰生活中,以使基督徒们更加的亲近主、靠近主?
答:我们要谨记,救赎绝对不是指对教义观点等理智上的认同而已,而是一种关系上的建立。所以,无论是灵修、工作、敬拜、侍奉等等,目的并不是获取认知上的增添,而是双向关系的建立(横向对人,纵向对神),与神亲近。我们要使用这些认知来温暖我们的心,使我们在亲近神这件事上火热起来,好叫我们能够更深的享受在神的同在中。
问:我们常听到说“神的国就在我的心里”,这要怎么理解?
答:圣经中耶稣有这样的教导“天国近了”“天国就在你们的中间”,这就是刚刚提到的已然和未然的关系。有基督掌权的地方,就是神的国,当我们让基督在我们心中掌权时,神的国就在你的心里。我们将基督带进社会生活中,影响这个社会,就是将神的国带近了他们。当基督徒聚在一起礼拜的时候,神的国也在我们中间。
(注:本文根据Kevin牧师在信仰与学术平台进行讲座的录音整理)